close

1.低頻(Lows):30~100Hz,大致包括了5弦Bass的低音B的基音(fundamental).增強此範圍

可以讓你的tone聽來更有"深度"和"沉度".但是加的太多會讓整個團的聲音通通糊掉,

甚至達到無法辨認的地步.

2.中低頻(Low mids):100~600Hz,這個頻段是讓Bass音色清晰,或是說讓你的tone"有肉"

或是"肥"的部分.然而加多了,tone會聽起來很"扁",或者說聽來像是被強壓到一個小

箱子發出來的tone,感覺相當空虛.

3.中高頻(High mids):600~3000Hz(3kHz),這是Fender JazzBass的特殊音色的來源.強

調此頻段會讓你的tone有能穿越所有音牆的"喉音",加的太多則會讓聽者有Bass音就

在面前(In your face)肆虐的感覺.
4.高頻(Highs):3kHz~20kHz,從3kHz直到人耳聽力範圍的極限20kHz,都是高頻的範圍.

它加強了tone的亮度及穿越性,對於愛敲Funky的人最為受用.最大的壞處是它也同時

強調了系統中可能的雜音,以及手指撥弦摩擦的聲音.



底下是些形容各頻段音色調整的好(以及它的功用)或不好,常見的一些形容詞:



1.Lows(30~100Hz):Good:Power,Depth,Woof,深,沉,重....
Bad:Muddy,Boomy,濁,糊,混....

2.Low mids(100~600Hz):Good:Presence,Note Definition,Meaty,Fatty,肥,厚,有肉..

Bad:Honky,Boxy,扁,空....

3.High mids(600~3kHz):Good:Growl,Edge,In your face,喉音....

Bad:Harsh,Chirpy,刺,烈....

4.Highs(3kHz~20kHz):Good:Bright,Sparkling,Transparent,亮,高....

Bad:Noisy,雜音,吵....
下面是一些個人的經驗,提供給大家參考:

一般在調一個適合敲Funky的tone的時候,都會比較強調Lows和Highs,使得一個圖示化

等化器(Graphic EQ)的樣子看起來像個"V"字.要注意的是,絕對不可過度強調,去削減

中音域的部分,這樣會讓你的tone聽來更遠,更不清晰.盡量將你的EQ維持在正中央的位

置,一次一點小幅的修改,比較容易找到好的音色.

如果想要的是像Living Colour的Doug Wimbish那種"In your face"的強悍音色,可以

試著增強1kHz的部分.

如果是要模仿Red Hot Chilli Peppers的Flea的話,除了1kHz,5kHz要加強之外,500Hz

也要略為增加.

而像James Jamerson那種10年不換弦的音色,750Hz以上都要做適當的減弱,300Hz要稍微

強調一點.

至於Jeff Berlin,500Hz可說是最被強調的部分,而1kHz要加一點點.

而像Marcus Miller,Victor Wooten等人,就不是光調調EQ就可以解決了....

(當然前面的大師們也都一樣,可別說我不敬啊!)



總之,300Hz,500Hz,750Hz,1kHz,5kHz這幾個頻率點,可以比較大幅的改變Bass的音色,

各位不妨找出你的EQ來試試,調出個無人能及的音色吧!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unarosier 的頭像
    lunarosier

    依恩麻一家的大小事 親子旅行

    lunarosi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